1. 
    
    1. <table id="fezsp"><meter id="fezsp"><dfn id="fezsp"></dfn></meter></table>

      1. <label id="fezsp"></label>

        中药一号网 >>所属分类 >> 花叶类中药材    补益类中药材   

        地黄花

        编辑词条
        目录

        地黄花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

          「中文学名」地黄花

          「拼音」 Dì Huáng Huā

          「拉丁学名」Rehmannia glutinosa (Gaetn.) Libosch.

          「别名」蜜罐

          「来源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花蕾。

          「原形态」多年生草本,高10-40cm。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。根肥厚,肉质,呈块状,圆柱形或纺锤形。茎直立,单一或基部分生数枝。基生叶成丛,叶片倒卵状披针形,长3-10cm,宽1.5-4cm,先端钝,基部渐窄,下延成长叶柄,叶面多皱,边缘有不整齐锯齿;茎生叶较小。花茎直立,被毛,于茎上部呈总状花序;苞片叶状,发达或退化;花萼钟状,先端5裂,裂片三角形,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,具脉10条;花冠宽筒状,稍弯曲,长3-4cm,外面暗紫色,里面杂以黄色,有明显紫纹,先端5浅裂,略呈二唇形;雄蕊4,二强,花药基部叉开;子房上位,卵形,2室,花后变1室,花柱1,柱头膨大。蒴果卵形或长卵形,先端尖,有宿存花柱,外为宿存花萼所包。种子多数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
          「生长环境」主要为栽培,亦野生于海拔50-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。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辽宁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陕西等地。

          「用法用量」内服:9-30g,煎汤。

        地黄花地黄花


        地黄花的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

          「功效与作用」治消渴,肾虚腰痛。摘录 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        「性味」味甘,性温。

          「归经」归肾经。

          1.《本草图经》:"为末服食,功同地黄。"

          2.《纲目》:"治肾虚,腰脊痛,为末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"

          「复方

          1.治消渴;地黄花阴干,捣罗为末,每用粟米两合,净淘煮粥,侯熟,入末三钱匕,搅匀,更煮令沸,任意食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地黄花粥)

          2.治坠睛风热所攻:猪肝一具,黑豆花(曝干),槐花(曝干)、地黄花(曝干)各一两。上件药除猪肝外,捣细罗为散,和猪肝纳铛中,以水二斛,缓火煎,候上有凝脂,似酥片子,此是药炙上物,掠尽为度,以瓷合中盛,每以铜箸取如黍米大,点眦中,日三、四度。(《圣惠方》)

        地黄花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

            
          

        地黄花地黄花

         

        地黄花地黄花 

        附件列表


        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        上一篇海马图片 下一篇芍药花

        声明: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切勿模仿及使用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,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!

        词条信息

        admin
        admin
        超级管理员
       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  

        相关词条